看待行情或是評估風險有很多種不同的思考角度
可以想想相對位置究竟是高或低,景氣是否呈現明顯上或下的趨勢
而在技術角度成交均量是否支持波段行情的進行,漲跌的幅度在經驗統計上大概有多少空間

以今年以來的指數波動為例
相對位置以總市值/GDP來看,年初的位置不高也不低,但經過農曆年後的行情已經來到偏高的位置
景氣的趨勢或許有落底的機會,但回升向上的趨勢卻還不太明顯
技術角度的成交均量在農曆年後初期具備波段行情的條件,近期這項條件並未成立
在基本面條件不夠充分的情況下,漲勢的幅度從乖離率與波動幅度來看,先前文章提到高乖離的風險在近日陸續看到

相對位置(總市值/GDP),景氣趨勢,技術角度的量價現象,乖離率與波動幅度等幾個分別屬於總體基本面,股價位置,與統計經驗的角度,一般而言應足以概略判斷投資風險,這幾個項目都是新書裡分別提到的主題,可以說是投資人需要具備的投資雷達

有了長線相對位置高低的概念,當指數來到偏高的位置,就容易判斷是否該降低持股,或是判斷投資態度是否僅適於投機

其它因素並非不重要,而是這幾項因素就足以涵蓋;例如說熱錢回流,它可能呈現於匯率的變化,但真正要影響股市,還是透過成交量來表現;媒體可能寫故事說熱錢來襲,不趕快進場可能就會錯失機會,但若是投資雷達上對於成交量夠敏感,就足以判斷熱錢行情是否真的存在

或是說當指數已經累積達到一定的漲幅,乖離率已經來到需要注意的狀況,媒體訊息可能還到處是景氣回春,搶賺景氣行情...,只要投資雷達上有乖離率與波動幅度的檢查項目,就會知道是否該繼續樂觀,或是該適時謹慎

市場的訊息很龐雜,也都各有其可以參考運用的地方,不過投資人需要釐清的是,怎麼運用,如何拿來當作自己思考判斷的資料:如果能夠先建立幾個參考定位的思考角度,如上述的高低位置,趨勢方向,技術與統計等,就能夠將各式各樣的訊息或資料放進這個思考架構裡,就像建立一個追蹤雷達網,而更能夠看清市場的狀態與風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