剝削客戶的現象不只在金融商品,而是可能存在商業運作的任何角落

近年台灣出現很多有關食品安全的新聞,都是剝削客戶的現象;凡是存在資訊差距,就存在剝削客戶的套利空間
對於一般消費者還能夠藉由學習充實知識,而消彌金融商品的資訊差距,通常會踏上陷阱是因為貪心,追求高利潤,例如金融商品的銷售過程,幾乎都會聽到:現在定存利率才多少,把錢拿來投資報酬率可以輕易高過定存。。。。只是血本無歸的機會也高過定存
即使在股市也得經常想想,在媒體上看到的資訊,是否與實況也存在某種程度的差距,而成為資訊散佈者的套利空間


以下是新聞摘要
----------------------------------------------
高盛離職經理 批剝削客戶文化(2012-03-15 中央社)
     擔任華爾街高盛投資銀行主管的史密斯(Greg Smith)今天投書「紐約時報」,痛批高盛(Goldman Sachs)執行長以及公司如今金錢掛帥,海削客戶的自私文化。

     投書紐時的文章說:「想在高盛成功只有3條路:向客戶硬銷高盛極欲脫手,不會賺錢的庫藏資產;慫恿客戶進行令高盛大賺一筆的交易,即使是錯誤的投資建議都得下手;找到沒有市場流動性,和簡寫為3個英文字母,通稱有毒金融產品的銷售部位。」

     史密斯表示,高盛辦公室中,麻木不仁冷酷無情對待客戶令人做噁。他說:「過去12個月中,至少聽見5名執行董事稱客戶為『芝麻街玩偶』,高盛管理層對惡質文化的不聞不問甚至無知,令人驚訝。」曾經擔任召募經理的史密斯寫道,他無法再面對新到職的員工。

     史密斯指出:「現在最常聽到年輕分析師問:『如何用衍生性金融商品在客戶身上套利?』這直接反應出高盛上樑不正下樑歪的問題。未來10年,這些年輕人耳濡目染,客戶成了玩偶,將來如何成為現代公民?」

     投資銀行員工由任職開始,通常得簽署保密協議,不得對外透露內部操作,也不得與媒體接觸。史密斯高調批高盛管理高層與唯利文化,在金融界極為罕見。101031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