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摘自"智慧型股票投資人"(Intelligent Investor/Benjamin Graham)
智慧型投資者考慮從價格波動中獲取利潤, 可以運用兩種可行的方法, 一是掌握時效, 另一是掌握價格
掌握時效乃是預期股票市場的行為, 當判斷未來走勢趨升則買進或持有, 走勢趨跌則賣出或不買進; 如果強調時效, 強調預測行情, 結果將成為投機客
掌握價格則是在股價低於合理價值時買進, 在股價高於合理價值時賣出; 掌握價格的消極方式在於確定所支付的價格不太高, 對於防禦性投資者或許已經足夠, 因其立場強調的是長期投資, 將資金閒置而等待某個可靠的買進訊號

如果欲藉由預測行情來賺錢, 在某個訊號下大眾瘋狂的賣出, 買盤要從何而來好讓賣盤獲利呢? 期待行情預測必須了解, 市場上還有其他無數的人抱持相同想法, 而且必須擊敗市場上無數的競爭者; 沒有任何邏輯或經驗上的證據顯示, 任一典型的行情預測能夠優於一般投資大眾, 而他本人也是其中一份子

道氏理論是買進賣出時效的法則, 依此方法所計算的績效從1897年到1960年代初期, 呈現一連串幾乎不間斷的獲利; 然而1938年之後, 雖然道氏理論建議的出場價位很理想, 但進場的訊號卻總在更高的價位, 績效沒有先前的優異
道氏理論績效的改變並不是偶然, 它說明了行情預測的根本特色, 它們在某段時間表現良好, 但隨著接受度增加, 其可靠度便降低
之所以如此有兩項理由, 一是時間會帶來新的狀況, 使舊的法則無法符合新的狀況, 二是在股票市場普遍受到認同的交易理論本身就會影響市場的行為, 而市場行為的改變則會減損該理論的獲利績效

股票的持有者類似於上市公司的少數股東或沉默的合夥人, 它的績效取決於企業的獲利或資產根本價值的變動, 通常以資產負債表的淨值來衡量持股的價值
但股票市場的發展使典型的投資者更依賴市場的報價, 而不再將自己只視為企業的所有者, 成功的企業總希望其股票以高於淨資產價值出售, 而投資者支付了這些市場溢價之後, 便成必須依賴股票市場其它投資人來驗證他的選擇
公司過去的記錄與未來的前景越好, 高於帳面價值的溢價越大, 決定其真實價值的基礎就越不確定, 換言之, 真實價值將越取決於市場的評價方式與情緒的變化, 投機性就越強
對於防禦型投資者而言, 健全的投資考慮買進的對象, 其價格與企業的有形資產價值應保有合理的關係; 具有合理的帳面價值支撐, 對於股市的震盪則可以採取比較客觀而冷靜的觀點, 而不必像那些支付高本益比與高溢價的人提心吊膽, 更能夠理性的利用波動進行買低賣高的策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