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短線的時機,必須先知道如何判斷中期方向;例如經常在股價出現明顯跌勢之後,看到媒體上的專家說應該要逢反彈減碼,隱含的意義是已經預先判斷中期方向會下跌,所以在短線的時機是等待反彈才賣出

不過既然已經預判中期方向會下跌,為什麼不在中期方向已經顯露疲態,但還沒出現跌勢之前就出場呢?或是為什麼不更早在股價還在漲勢,但已經累積相當漲幅的時候就出場?

通常如果是等到跌勢出現才想逢反彈出場,已經錯過了相對高點的出場機會,不能對於中長線的時機有概略的理解,也無法掌握到較佳的短線時機

中長線的時機通常與基本面的評價,或是與產業趨勢的關聯性較高;短線的時機則常藉由技術分析來掌握
在中長期的相對高點,可能基本面評價已經出現股價偏高,或是產業的成長已經趨緩,就得開始注意短線的出場機會,即使股價還繼續上漲,即使股價趨勢並沒有改變,有時候少賺一點可以取得更高的安全性

在技術面短線的時機通常有幾種情況,包括:1。累積相當漲幅之後急漲急跌而見到乖離擴大,2。爆大量見高周轉率,3。見到籌碼的異常轉變,可能是法人的動向或融資券的變化,在這些之後才是4。整理之後的突破或跌破時機

上述的前三種情況,股價都在尚未出現跌勢就已經出場,與第四種等跌勢出現才要逢反彈出場,面對的是不同的風險情境
確實在尚未出現跌勢就出場可能會錯過後面還有的行情利潤,但等跌勢出現才要逢反彈出場則可能錯過較佳的出場點,拱手讓出到手的利潤,兩種情境沒有絕對的好壞,而是對於風險與利潤的不同考量
但是前者即使錯過後面的利潤,還是把已有的利潤放進口袋,少賺還是比賠錢還好;後者要等反彈卻有可能等不到,或是因為還有貪念而捨不得,還是可能為了要賺更多而變成只是小賺或甚至虧損

在技術分析的角度,包括高乖離率,高週轉率,突破或跌破的時機,都是理論上合理的進出時機,但背後隱含的是不同的風險與利潤衡量邏輯,何者是相對較佳的選擇?答案或許也因每個投資人的特性而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