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資訊偏誤"裡提到, 企業在市場激烈的生存競爭, 稍微表現較差就被淘汰

雖然指數看起來會漲, 或是會維持在一定的價位上, 但是卻有許多資金是套在那些被淘汰或下市企業的股票

 

要避免這個現象, 對於一般人而言, 指數基金是一個有效的方法; 例如台灣五十代表台股裡市值較高的50家企業, 當某一企業逐漸被時代淘汰, 它的市值會縮水而被逐出台灣五十, 改由其他企業替入, 投資人的資金就不會套在那些被淘汰的企業

 

不過世界總不會十全十美, 選擇台灣50具備了穩定性, 就沒有太多的成長性可以期待

 

剩下的問題是甚麼樣的時機或價位才適合投資

既然它是最具代表性的企業, 與總體經濟循環就脫不了關係, 最好是在景氣谷底區或剛開始復甦的價位進場, 在景氣高峰區出場

即使沒有選股的問題, 想要提高報酬率, 還是得了解或研究總體經濟的情況

由於投資的依據是總體經濟, 就與那些最熱門的產業, 最流行的產品都不太有關係

而總體經濟的循環時間常是以年為單位, 等待的時間太長, 對於許多喜歡熱門題材, 喜歡短進短出的投資人而言, 可能覺得太不刺激, 太無聊

 

雖然它將某些風險降低, 但也不是完全不管的懶人投資就能輕鬆獲利; 正因為它不太需要動腦筋, 以至於投資人很容易忘了它的存在, 忘了在景氣高峰要賣出, 或忘記在景氣谷底的投資機會

有穩定性, 就缺乏成長性; 不用太關心它, 沒有關注它的習慣, 就變成真正需要注意的時候也忘記了

投資就是得要衡量各方的風險與機會, 在自己的資源與能力之間取得平衡, 指數型即使是降低某些風險, 還是有其適用的投資人屬性, 而不是任何投資人都適用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即使低風險的指數型基金也是如此;

不過對於投資的學習, 從低風險標的開始建立信心與思考邏輯, 是較佳的學習途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