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原文刊於經濟日報100.03.11
儲蓄是所有投資理財的第一步,必須節制當下不必要的消費衝動,保留資金以因應未來所需,未必只是消極地保留現金,更積極的意義是在於替未來做準備。

不過通常商人不喜歡消費者儲蓄,一旦知道消費者突然多了一筆資金,總想盡辦法讓消費者把錢花掉,例如:農曆年前後,就有各種搶紅包錢的商業促銷活動,包含各百貨的福袋,彩券加碼搶買氣等,都是利用大家口袋錢多的時候搶商機,如果受到節慶氣氛與商人促銷手法的影響,就很容易減少儲蓄。

投資與上述消費及儲蓄對應的概念是一樣的,其實一般人的投資,在銀行的觀點是叫「消費金融」,是消費不是投資。既然是消費,銀行通常就不喜歡客戶保留現金,不論何種時機情境都能端出當時熱門商品來促銷,希望客戶能夠消費,在銀行的努力之下,最後所謂的投資理財,就變成重視金融商品的消費而忽視儲蓄。

投資如同日常消費,很容易因市場氣氛與促銷手法,在不知不覺中衝動消費。價格上漲容易使市場氣氛熱絡,看到價格上漲就對未來樂觀,對未來更有信心而投入更多資金,忘記了市場總是有風險,上漲的行情延續久一點,就會忘記原來經濟會衰退,忘記價格會下跌。

投資理財應該回歸最基本的思考,就是儲蓄,必須節制當下不必要的消費衝動,保留資金替未來做準備,準備應付市場上可能存在的各種風險,或是經濟上可能出現的循環性衰退,有儲蓄才能在市場震盪或修正過程中,有現金能夠消費低價的打折商品。

市場總是有漲有跌,有時候需要儲備資金多一點,有時候少一點,用投資理財的術語來說就是資產配置:高風險性資產(股票)與低風險資產或現金的比例配置。

正常而言,在景氣擴張階段,股市隨經濟趨勢易漲難跌,景氣收縮階段則股市難有好的表現,通常最需要儲蓄現金。

景氣正好從高峰轉為下滑或收縮時期,特色是經濟成長率可能才創新高,企業獲利很好,市場氣氛不錯,股票已經有不小漲幅,到處看得到各式各樣股票上漲的理由,也就是見到促銷股票的機會很多。

同時,因為景氣好,各種商品需求強勁,民眾容易感受到油價或民生必需品的漲價,通膨疑慮會成為財經焦點,如果觀察景氣數據,可能是經濟成長率會從相對高水準下滑,成長速度減緩,領先指標正在下滑,這時候也許還沒什麼壞消息,很容易讓投資人以為市場榮景會繼續延伸,但實際狀況是所有好消息可能都已經反映在股價,難有更好的正面訊息來刺激市場表現,這可能就需要儲備現金,節制衝動在股市投入資金的時期。

投資過程需要適時停利或停損,將資產轉換成現金,以備不時之需,或是等待更好的價格與機會。只是在商業環境下,可能會有各種訊息營造氣氛,會有許多鼓勵消費的促銷,讓人忘記儲蓄保留現金。

投資必須抵禦各種促銷與氣氛,思考景氣是否有擴張、收縮或是有轉變的特色,在擴張期持有較多的風險性資產,在擴張末期或有轉變疑慮時期,則是重視儲蓄保留現金的最佳時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