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指數上漲通常得觀察幾件事
包括: 成交量有沒有擴增或爆量, 有沒有人氣指標, 漲跌家數或漲跌停家有無異象, 期貨與權值股有沒有表現, 有哪些創新高或破底股....
以成交量來看, 達到月均量水準, 越過月均線, 漲勢屬量價配合; 有許多族群出現代表性各股表現, 人氣指標族群不算明顯, 高價股表現平平
這漲勢是經過先前修正, 而且在修正的相對低點見到賣壓減輕, 同時似有盤中的承接量, 而期貨先見到創新高
上述幾個現象綜合起來推斷, 漲勢可能尚未結束, 但未必多數股票都能表現, 仍可能又陷入震盪盤漲, 是各股表現的狀態; 選股或類股的風險仍需要謹慎
財報公告期的各股調整, 可能是影響近期表現的重要因素之一

電子類股經過一段時間的弱勢, 傳產類股持續表現一段時間之後, 財經雜誌可能開始把焦點放到傳產, 甚至當封面故事之後, 市場又可能逆轉
企業的營運表現, 有時候會和股價表現不同步, 或是和市場普遍看法有差異, 這些不同步或是差異, 有時候正是投資人的機會, 或是市場大戶利用來逆勢操作的機會
這些實狀與市場看法的差距之間, 找尋或辨認機會與風險, 是投資人的重要功課

------------------------- 
個人投資觀察與思考記錄, 閱讀者請謹慎評估風險盈虧自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