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刊於經濟日報99.10.12

匯率調整是國際資金流動的訊號,也可以是投資時的重要參考依據。最近台幣對美元匯率有明顯的升值波動,或是說美元對許多貨幣都呈現貶值狀態,一般推測是資金流出美國,流入包含台灣的亞洲區域。

正常而言,當某個地區出現明顯的匯率升值,意味有大額資金流入,容易推升當地資產價格,每見到台幣明顯升值,就經常可以聽到因為熱錢流入,所以股市要上看多少點的論點。

確實從匯率走勢可以推估資金流向,藉以找出可能具有資產價格上漲潛力的地區,以當做投資布局的配置(不過日本是例外),這樣的推論邏輯不難理解,但實際上可能需要更清楚的思考,例如正常而言,匯率會反映一國的經濟實力,但可能受到政策的管理或干預,使得匯率走勢與經濟實力並不同調;或是因為匯率隨時都有波動,一天或一周的大幅波動能否視為具有長期趨勢的波動?

有沒有可能短期間大幅升值而很快又開始貶值,這種情況能否推論因為熱錢流入,所以股市要上漲?

回顧近二年的歷史,在2008年2、3月台幣出現明顯的升值,當時農曆年前台幣突破32元兌1美元,而創21個月新高價,台股維繫短暫的榮景,但隨後在5月分見高點之後,從9,000點以上跌到4,000點左右,股市下跌之際台幣也呈現貶值狀態。2009年3、4月台幣也有明顯升值,隨後台股從4,000多點漲到8,000點。

經驗上台股與台幣匯率走勢大約一致,不過上述兩段不同時期的升值,在股市後續有截然不同的表現,台幣升值引起熱錢湧入,最終導致股市上漲,這樣的邏輯推論或許仍須有其他條件來配合。

匯率或股市的波動,除了經濟基本面因素之外,資金也有推波助瀾的效果,而兩者同時存在才易使趨勢延續,不過經濟基本面的調整較緩慢,但資金的流動卻很快,短期資金導致的匯率升值,未必代表經濟基本面有同樣的表現,若缺乏經濟基本面的支撐,單純只是資金所推升的行情,可能像煙火一樣炫麗燦爛卻很短暫。

所以台幣升值引發熱錢湧入,再使股市上漲,這樣的邏輯推論,也未必完全成立,2008年2、3月的台幣升值即是很好的例子。

匯率的大幅波動,不論是升值或貶值都是一個訊號,提醒投資人可能存在投資的機會或風險,但看到匯率升值而決定要投資之前還得先想想,是要追著資金潮而隨波逐流,或是依據長期基本面的趨勢而投資,行情屬性是否資金與基本面兼具,這些是看到匯率大幅波動時需要考慮的,而非單純只看到台幣升值,就期待熱錢能夠帶來多大的投資利益。

如果是資金行情為主,可能需要較高的警戒心與機動性,因為資金可能來得急也去得快,一旦匯率由升轉貶就有可能是行情落幕時刻。

在台灣進行投資,注意市場的匯率波動時有另一個因素可以觀察:央行。匯率波動固然難以預測,不過央行提到台幣匯率「維持動態穩定」,就是大約維持在36個月移動平均數上下5%區間。

以近日的升值而言,大約是在30.5附近就是動態穩定的上限,不論是兌換美金投資海外基金,或是觀察匯價配置台幣資產,給了投資人一個參考價位,瞭解在匯率的風險空間,或是觀察熱錢的實力,都可以當做投資決策的參考因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