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多數時候台股大致與全球主要股市的走勢方向一致, 但有少數時候會特別強勢或特別弱勢
又因為股市是經濟的領先指標, 股市的表現常反應著某種當時大眾還不知道的經濟狀況, 於是市場經常會依據股市表現而解讀推論, 當台股特別強勢的時候, 很容易被解讀為因為某種特殊環境或背景因素, 強勢表現值得期待繼續延伸

不過實際上的經驗是: 股市的表現有許多市場過度期待的成份, 使得股市超漲或超跌, 股市的上漲可能是錯誤預測經濟的復甦, 或是下跌也可能反應實際上並不存在的衰退, 等到實情真相大白時, 股市才做反向的調整
當台股比起其他全球主要股市特別強勢或特別弱勢的時候, 常得想兩件事:  一, 表現未必能夠持續延伸, 二, 股市可能對於未來有錯誤的預測或反應
於是當台股特別強或弱的時候, 要想到萬一反向調整出現, 修正的速度也會特別強; 近期台股是全球表現相對較強的市場之一
或是還可以想另外一個陰謀論: 因為大戶主力還沒完成佈局或調整, 需要讓股價維持某種假象; 這個結局也會讓後續的修正速度很快

當昨天台股開低走高只有小跌, 對照美股前一交易日的大跌, 可能令許多投資人燃起希望; 也反映在融資的增加
這些希望也許需要更多好消息來刺激, 只是目前的好消息不算多, 反而是美國與中國陸續有些經濟上的壞消息, 台灣能否在這些壞消息當中逆勢脫穎而出?

以下是新聞摘要 
--------------------------------------
索羅斯:復甦力道不夠強勁 美不應取消振興案(2010/07/19 鉅亨網)
「我認為退場時機不對。縮減就業補助,減少對稅收縮水的州政府進行補貼,將適得其反。」並直言德國在縮減預算赤字這一方面需要有所克制。這會使歐洲陷入通貨緊縮循環

金融時報-認清事實,正視通縮(2010-07-17 工商時報)
在2008年金融風暴結束後接踵而至的通縮壓力其來有自。金融危機往往最後都會帶來通縮壓力,這是因為對現金的需求強勁,而超過之前過度消費的需求。
在通膨於後泡沫時期轉換成通縮的期間,財政與貨幣政策雙雙緊縮是危險的綜合政策。在主權債信危機的衝擊下,20國集團都不約而同地轉向財政緊縮,然而這也形成凱因斯所謂「節儉的矛盾」。這是因為所有的政府同時緊縮財政,勢將造成經濟成長減退,稅收銳減,結果反而導致預算赤字增加。
決策者必須認清一個事實,儘管金融風暴已經結束,但是隨之而來趨向通縮的進程卻未結束。

人行副行長朱民:2010年全球經濟形勢將呈現上半年好下半年困難的趨勢(2010/4)
一季度中美等國經濟出現強勁反彈,這是在信心提振下的“弱復甦”,各經濟體的實際需求和實際產出還非常弱。2010年全球經濟將以“動蕩”為主,呈現上半年好下半年困難的趨勢。

結構失衡是導致金融危機的根本原因,包括全球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失衡、全球貿易格局失衡和主要經濟體內部經濟結構失衡等,而結構的再平衡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過去二十年虛擬經濟日益膨脹,到2007年全球金融資產是實體經濟的16.4倍,金融危機使此得以調整,到2008年縮小到14.2倍,但仍有大量“有毒資產”需要核銷,此前超過實體經濟需求的膨脹部分有待回歸到真實價值。


經濟學人:信用緊縮漣漪 威脅2010美國股市
球經濟雖展現復甦氣象,但信用緊縮的漣漪效應 卻未消失。
美國聯 邦儲蓄保險公司(FDIC)追蹤「有倒閉風險」的銀行名單 ,不減反增;許多國家的商用不動產,閒置與違約的比 率也不斷上升;在2006年底與2007年初榮景時大量借貸 的私募股權公司,也還陷於借新債還舊債的窘境之中。
政府干預行動確實穩定了全球經濟,但還有一堆問 題沒有答案。因此合理的推論是,危機過後,全球中期 經濟成長將比預期緩慢。

2010年可能是個股市動盪的一年。從過 去經驗看,大蕭條後期好些年的美股漲幅是史上之最: 1933年大漲逾50%、1935年也有近40%。但即便1932年美 股觸底,1934年仍僅是持平,1937年更大跌38%。

石頭丟進水池,漣漪將持續好一陣子。而信用緊縮 ,無疑是一塊超大頑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