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價反應已知事實及未來預期, 市場的評價也有雙重基礎
強調預測的人會專注在精確的估算公司未來的成就, 尤其是專注在盈餘是否會持續大幅成長, 如果認為未來展望十分樂觀, 便建議買進而不在乎當時成交價格的高低
強調保障的人始終關心股票在研究進行時的價格, 努力使自己確信股票目前的價值與市場價格之間存在寬裕的保障空間, 這項空間將足以吸收未來的不利發展

對於防禦型投資人, 希望確認資金能夠確信得到寬裕的價值保障, 而不願接受用未來展望與承諾來彌補手中不足的價值
因此強調量化或統計的方法, 找尋股價及盈餘, 資產, 股息...等可以測量因子之間的關係; 本益比不超過15倍, 股價不超過帳面價值(淨值比)1.5倍, 根據經驗, 建議本益比與淨值比兩者乘積不超過22.5(15倍本益比乘1.5倍淨值比=22.5; 例如若本益比為9倍, 則可以容忍至2.5倍淨值, 9*2.5=22.5; 這是摘錄書上的數字, 不同的時空背景未必能適用)

強調預測, 尋找展望最佳的企業, 這種程序只在一種情況下才算正確: 企業盈餘會急速而持續的成長直到永遠
實際上只有極少數企業能夠維持長期不間斷的高成長率, 大多數企業經營都充滿了上下起伏的循環性
若市場合理反映了對未來的預期, 則隨後市場所發生的各種不同走勢--經常十分極端--必然源於事先所無法合理預測的新發展, 使得價格走勢帶有偶然而隨機的性質, 那麼對於未來的估算, 不論多麼明智與透徹, 大致均屬無效

核心的投資概念是: 安全保障(Margin of safety)
投資者的主要虧損來自於在景氣繁榮期買進品質低劣的股票, 將"當期盈餘"誤認為是"盈餘能力",  並認定繁榮與安全是同一件事
在繁榮時期, 品質低劣的企業也能夠憑藉兩三年的盈餘成長, 而以遠高於有形投資價值的價格發行股票; 這類股票毫無安全保障可言
成長型投資哲學倚仗著預期盈餘能力將高於過去平均水準, 須對未來的計算相對保守估計才有安全的保障
安全保障始終取決於所支付的價格
------------------------
以上摘自"智慧型股票投資人"(Intelligent Investor/Benjamin Graha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