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已發表於經濟日報990706; 報社標題是: 隨波起伏 容易滅頂

投資人常見的現象是在市場行情正熱絡時受到吸引,並追逐最熱門的投資概念類別,然後很容易在行情進入修正之後失望的離開,在漲時追進卻在下跌時出場,過度積極因應市場的波動而等不到最終的長期合理利潤;風險不在於市場的波動,而在於投資人不適當的因應市場波動,投資時的預期報酬率未必與市場的波動或趨勢狀況有關,而是與投資人自身有多少金融知識經驗,及是否有成熟的個性來因應市場波動的關聯較大。

不懂的事情不要碰,特別是具有風險性的事更是如此,投資應該專注於投資人自身所能夠理解與掌握的部份,如果沒有足夠的金融與經濟相關知識,應盡量避免隨市場的氣氛與波動而交易,例如以定期定額進場的策略即是完全不理會市場波動,選擇ETF以避免以高價追逐熱門標的,在投資過程中排除不適當因應市場波動所造成的風險,就有機會提高最終的獲利績效;長期而言,景氣總是會循環,股市多半也能夠在每次循環再起的時候彌補過去下跌而再創高;當然天底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缺乏投資相關知識就得將預期報酬水準降低,不去因應市場的變化而調整投資佈局,多半所能夠擁有的合理報酬就是與整體大盤指數接近,掙扎於打敗大盤或被大盤打敗的績效,或是再加上定期定額進場策略所能增加的貢獻。

若是試圖因應市場或經濟的狀況來調整投資佈局,則至少須辨明什麼樣的經濟情勢或市場的變化是投資人必須因應的,什麼事情又可以不需理會;有時候價格的波動只是市場情緒或信心的反應,有些則是隨著經濟循環的波動,若是前者或許可以不理會它或甚至反向利用它,但若是後者則可以適度調整佈局,當循環走到高峰或是開始向下的階段可以適度停利,而循環到了谷底期則適合加碼;不過通常投資人面對的財經訊息過度豐富,又很容易被擴大想像預期,而誘使人進行過度積極的買賣動作,但那屬於市場情緒或氣氛的成分較高,不適合當作投資佈局的調整依據,對一般人而言,景氣領先指標的變動與景氣景氣對策訊號就足以當作佈局調整的依據。

近期台灣的景氣訊號正從相對高點的紅燈區開始向下的循環修正,股市也可能隨著景氣而波動,即使遇上ECFA政策利多的想像,市場仍免不了動盪,政策需要時間才會顯現成效,短期內它是市場預期與想像的成分較多,若是想調整投資的佈局,應該是隨著景氣狀況來調整,而不是隨著短期的預期而變動,即使政策可以替經濟帶來正面的發展,待成效顯現時也會帶動景氣進入新的循環階段,屆時再因應調整也不會太遲,若是短期內因為政策施行所造成的市場波動就調整投資佈局,即可能造成不適當因應市場波動的投資風險。

新手的投資策略應該是保守的,盡量避開不適當因應市場波動的風險,待相關投資知識逐漸充實之後,找出適合自己依循調整的規律法則;每一種投資相關商品或是行情概念都有一套說辭,吸引投資人相信那可以創造最佳的報酬率,實際上熱門金融商品或行情概念通常會煽動市場的波動性,而未必與個別投資人的報酬率有關,審慎因應市場波動才會有合理的獲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