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技術角度而言, 在跌勢過程中見到新低量, 都得觀察後續是否出現新低價
在日K線是如此, 在周K線一樣是如此; 上周成交量創新低, 是個需要注意的訊號
不論從成交量, 缺口, 技術指標, 均線...等等各種技術角度, 這裡都仍存在著風險, 跌勢的惡性循環現象仍可能持續出現
融資還沒斷頭, 外資還在賣超, 也不利於指數表現
指數來到前波低點附近, 很容易聽到第二支腳, 底部即將浮現, 不過如果看權值股的表現, 0050走勢沒有底部的樣子, 更像是跌破一個大型頭部區的頸線, 權值股若是成了頭部型態, 指數怎麼可能會是底部
短線上, 大戶在期貨多方有相對優勢, 或許有動機撐指數, 但未必能提供多大的空間, 或是當市場信心薄弱也未必撐得住
 
想找投資的理由, 找找基本面的狀況, 或許能有些心理安慰的作用, 例如:
證交所統計,台股5月底市場平均本益比巳降到16.3倍,較4月底的18.01倍大幅降低,也創下近一年半以來最低市場本益比。 (2010/06/03 經濟日報)
劉坤錫表示,從1,990年迄今的歷史經驗,扣除幾次重大天災人禍或非經濟因素的影響,在正常的景氣循環下,股價淨值比在1.5倍都是台股相對低檔,台股一跌破7千點,股價淨值比就到1.5倍
黃世洽表示,大盤若再破新低點,在本益比接近11-12倍,殖利率約4%的情況之下,長線投資吸引力浮現(2010-06-05工商時報)
 
如果想找財經媒體可能提出的投資理由, 得想到彼得林區說過的這段話: 看那些銷路很好的投資刊物就清楚,它們總在錯誤的時機看多或空;問題不在於投資人或它們的顧問一直很笨,或對行情毫無知覺,而是投資人在接收到某些訊號之前,這些訊號早已經改變了
 
以過去一段時間的獲利數字計算的本益比是降低了, 但以未來的獲利數字計算的本益比卻仍是未知數; 投資人接收到本益比降低的訊息之前, 這個訊號其實已經改變
扣除天災人禍的股價淨值比就少了些參考意義了, 一是因為天災人禍隨時可能發生, 另外是淨值比本來就是用在最悲觀時期的參考數據, 在正常的循環通常淨值比的參考意義較低 
除了上述兩個數字, 或許該問問, 總市值/GDP比的低點在哪裡? 離這個統計數據的低點應該還有點距離, 大概不太會有投信法人願意拿它出來談
長線投資吸引力確實是會浮現, 但既然是長線, 通常是"逐漸"浮現, 而其中的"逐漸"有時候可以維持很久的時間或很大的空間; 對於持有現金的投資人, 股價越破底越具有吸引力, 在股市通常所謂的逐漸浮現的投資價值, 意味逐漸破底, ; 或許等這個逐漸浮現的投資吸引力浮出更多, 或是更具安全邊際才是好的投資機會
 
------------------------- 
個人投資觀察與思考記錄, 閱讀者請謹慎評估風險盈虧自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