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的價值, 是能夠提供資產持有人一定程度的效用滿足;
例如房地產, 當房市景氣衰退, 房價要開始下跌, 甚至預期修正幅度可能不小, 但屬於自住的房地產擁有者並不會急著拋售; 價格對於自住者只是一個市場參考數字, 只要資產持有者收入能夠負擔貸款, 它的自住使用價值依舊存在;
長期而言, 如果整體國民所得提升, 或是通貨膨脹, 可能讓房地產的市場參考價格提升, 資產價值數字提升; 如果不賣出房子或抵押貸款, 市場價格對於房地產自住者意義不大
對於一般民眾而言, 買進自住的房地產, 幾乎就可以說是一種買進後長期持有的投資, 並不在意市場的價格波動, 只是讓價值隨整體國民所得提升, 或是通貨膨脹而讓資產價值成長; 這是一種資產的長期價值

如果將標的由房地產換成是企業, 資產的長期價值就變成股票的長期價值
房地產衰退時許多自住者並不會拋售房子, 因為自住價值仍在, 也有能力負擔貸款
而股票如果要長期投資, 就必須對於股票的持有者具有價值意義, 至少企業不會倒, 能夠隨著整體國民所得提升, 或是通貨膨脹而讓資產價值成長, 提供股息收入, 或是企業淨值能夠不斷成長
哪些企業特性才會具有長期的價值?
產業與經濟的變化太快, 許多以為不會倒的企業都可能會倒, 投資人怎麼能夠知道企業會不會長期存活繼續經營?
巴菲特選擇簡單易於理解與評估的企業, 多是與民生直接相關的項目, 例如可口可樂, 吉列刮鬍刀, 青箭口香糖....;
電腦或行動電話相關產品, 每隔幾年就有創新改變的型式出現, 也就是隔幾年就會有電子相關企業要被取代, 或是必須轉型進入新領域; 而民生用品卻幾乎長期完全不變, 只要在民生用品領域擁有高市佔率, 品牌佔有率, 它的定價就幾乎能夠隨著整體國民所得提升, 或是隨通貨膨脹而成長, 難怪這類型企業會是適合買進後持有的長期投資標的;
目前看到的電子產品總是在跌價, 有哪一項能夠隨著整體國民所得提升而將定價提高? 未來網路或通訊, 電子相關領域會冒出什麼樣新產品, 當下很難確定, 但民生的相關產品, 卻相對易於理解與想像, 難怪巴菲特選擇簡單易於理解與評估的企業, 多是與民生直接相關的項目, 除了財務數字之外, 是理解人類生活與商業特性後的選擇, 能夠隨著整體國民所得提升, 或是隨通貨膨脹而讓資產價值成長, 如此才能滿足買進後長期持有的投資特性

思考資產的長期價值, 考慮長期投資的意義, 並不單純只是企業五年或十年的財務獲利與配息數字, 還得要有更多關於人類的生活與經濟特性的理解, 是質化而非量化的分析; 量化的分析數字才是最重要, 質化的分析則需要夠豐富的生活與商業觀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