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要看"準"是神的工作, 或是想做生意的投顧老師才要以"準"為號昭, 一般平民老百姓只需看懂就夠了, 不一定要看準
若不想看複雜的財經數字, 或深入的財經評論, 只看簡單的指標; 例如只需看懂當月KD指標交叉向下時, 風險程度比指標向上時要高
例如只需看懂當均線向下時, 風險程度比均線向上時要高.....
看著風險的高低程度來做投資決策, 風險相對較高的時候保守一些, 風險相對較低的時候就積極一些;

只需看懂風險相對的高低就可以了, 不需要看準明天要漲或要跌;
股市裡有許多人試圖運用各種理論或方法, 想預測未來的走向, 但我從沒看過每次都能準確預測的人;
不論各種分析工具所預測或估計的數字, 都有其準確的程度差異, 或是機率的問題, 達到七八成準確或有機會, 但從七八成的機率要提升到九成, 可能經常徒勞無功
學習投資不需花費大量的精神去求"準"; 反而回歸自己能夠理解與承擔的風險來思考, 對於投資的實際收穫會更有幫助

現在台股的狀態是月KD向下, 周KD向上, 短線經過橫盤整理後有突破區間的訊號, 但成交量尚未出現
轉換成"風險的語言"是長線的疑慮並未消除, 短線雖有反彈跡象, 反彈尚未經成交量的確認或考驗
我怎麼知道明天會不會漲? 現在的反彈會有多少空間? 我並不想"準確的預測", 也沒有能力準確預測
但我知道經過橫盤整理之後的跳空突破是個訊號, 如果有成交量來配合就讓風險的程度改變, 再想想自己的資金或持股可不可以承擔這樣程度的風險
學習投資的方法並非要學預測, 而是要學著去看懂各式各樣的市場現象, 並能理解其相對的風險
看得懂現階段的狀態, 知道盤面顯現的訊號, 就能理解風險的高低程度, 進而做投資決策
看懂就夠了, 不一定要準確的預測
看市場顯現的現象, 能想清楚風險, 比準確預測還重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