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市場有明顯漲或跌勢的時間
會遠比盤整的時間短很多


彼得林區的研究說: 1982~1987年的美股多頭期間, 平均每年漲26.3%, 但在期間的1276個交易日, 如果不幸錯過其中表現最佳的40天, 則平均報酬率將降至4.3%

在台股今年如果錯過了五六月的進場時機, 則已經失去了獲取本波段最佳報酬的機會, 在這之前是四個月左右的盤整
而如果是在七月才進場, 七月開盤是8903, 上週五收9162, 就指數看的報酬僅剩2.9%; 更不幸的是, 融資幾乎是在七月初之後才開始大增

就短線交易者而言, 不論盤整或是有波段的趨勢, 都能夠進行買賣, 但在盤整期間的效率則相對不高, 因為多數股票都屬區間震盪, 當短線在區間震盪的交易模式習慣之後, 反而有可能在波段行情來臨時, 還維持區間震盪的交易模式, 而錯過大行情
同時在獲利報酬不易大幅提升的狀況之下, 進行短線的頻繁交易, 反增加停損的機率, 並提升交易手續費的成本

波段式的投資思維, 則是在盤整期間努力尋找具有優勢的股票(不論是財務基本面, 或是籌碼, 技術優勢); 由於啟動漲勢的時間掌握不易, 就先買進然後等待, 只要累積一些市場經驗, 可以將等待的時間縮至最短, 幾乎不會錯過獲利表現最佳的波段行情時機; 波段的獲利幅度幾乎每次都能超過兩成, 視時機而定3~4成多是基本水準; 台股每年都有1~2次的機會

或許有人能夠在短線交易獲得很好的報酬, 但我的經驗是, 中長期累積的報酬率都不如波段式的投資, 還會降低生活品質, 大幅增加情緒緊繃的狀態; 最後寧可採取波段式的投資思維

現在台股經過一段急跌, 我最希望的狀態就是進入盤整, 好讓我能從容的找尋投資標的, 慢慢的進場投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