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市維持漲勢、市場氣氛熱絡的情況下,樂觀角度多半認為不要預設股價高點,股價的地板(或是所謂的「底」)會越墊越高,遇回跌都是進場的機會,

不過,常識邏輯知道股價不會漲到天上去,總會有個股價天花板,同時股價地板又越墊越高,到某個程度地板和天花板會碰撞?

這是顯然矛盾、不合邏輯的事,股價的底越墊越高是主觀想法,股價不會漲到天上是常識,主觀想法違背常識的時候,恐怕是市場的危險時刻。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投資陷阱是如何形成的?有主力大戶與投機客的企圖,也有投資人自身的問題。

想要在股市獲利,但又沒那麼多時間可以仔細研究,股票數量太多太複雜也研究不完,如果有人可以提示個大概的方向,暗示或明示哪些產業前景樂觀,對於投資人會大有幫助,這時候就是主力大戶可以著墨的地方。

主力大戶不會也不必直接告訴投資大眾哪些股票前景樂觀,只要讓特定股票交易活絡表現強勁,媒體與投資人自然會去尋找理由與解釋原因,這樣的股票自然會成為新聞焦點,就可以不著痕跡地達成宣傳目的,有效吸引投資人追價,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太多事物是人無法理解、掌握的,總會有發生意外事件的可能,認定事情必定會如何並不合理,

但在股市總有些時候會讓大眾認定未來必然樂觀,這種輕忽意外可能性當然會造成危險,是所有人都可能犯下的錯誤,因為人腦畢竟不是機器,情緒也經常干擾大腦的運作,有時候連自己都不一定能理解自身的情緒如何運作,更無法理解所有人集合而成的市場情緒變化,

當投資人受市場情緒影響而做愚蠢的決定,代價都非常昂貴,而市場的極度樂觀與繁榮,有部分原因就來自於多數人都犯錯,所以股市名言是眾人貪婪時應該要恐懼。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般看好股票的理由,主要是來自於個股過去的表現,或是企業過去的營運績效,總是可以維持優異的成績,帶動股價持續上漲的表現,

因為無法預知未來,只好假設過去的表現可以延續至未來,

投信募集基金時會宣稱回測過去可以獲得甚麼樣的報酬率,藉以宣傳、吸引資金投入。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投資需著眼於未來,但未來無法預測,所幸歷史有許多參考案例,從歷史中可以理解人性是如何推動股市,又如何讓股市墜落懸崖,

推動股市的是人性的想像力、創新,還有貪婪,這股力量用到適當的地方會有正面的創造力、生產力,但人性總會過度樂觀、過度貪婪,把市場推向懸崖,再因為人性的恐懼而墜落,

人性不會改變,股市的歷史就會不斷重演。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股市上漲過程只要敢進場多數人都可以獲利,但是有一種常見的心態是,在震盪過程中擔心獲利消失就賣出股票,但後來股價繼續漲,覺得買得不夠多且賣太早而後悔,覺得別人都可以賺得更多,接下來一定要把握機會,買得更多、股票要抱更久,

高息ETF募集爆量是一種貪婪而想買得更多的心態,

確實股票獲利的重要法則之一是要買得多、抱得久,但這有一個前提是:漲勢維持不變。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是因為大家看好前景而進場買股票才使股價上漲,或是因為股價上漲才讓大家覺得前景樂觀?

大多數是股價上漲才看好企業或產業前景,因為股價向來是基本面的領先指標,在無法預知未來前景的情況下,只有股價能提供企業或產業的前景資訊,

不過,受到投機因素的影響,股價對於前景的預測不一定每次都值得信賴,有時候個別股票的波動只是起因於投機客的興風作浪,並非真的前景樂觀,或是投機客拉高股價以致市場對前景過度樂觀,這都會導致後續出現回跌風險。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投機獲利最基本的原則是要能找到下一個願意接手股票的買盤,在投機角度價格比較貴沒關係,只要能以更高價賣出就可以,但要怎麼知道有人願意用更高的價格接手?

理論上是無法知道,商業上的交易在尚未談妥之前,是不會輕易透漏價格底線,免得被對手知悉而殺價或抬價,股票也應是如此,

若買進意願強烈,交易對手自然會抬價賣出,當市場把價格推升至太高的位置,如果不放棄交易就必須接受較低的報酬或甚至是虧損。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技術分析原則認為漲勢過程拉回均線可以視為支撐,逢拉回是進場的時機,不過,當情勢轉變時,均線不會再有支撐,拉回會跌破均線,不再是進場時機,

在心態樂觀的人而言,市場維持熱絡時多半不會考慮情勢轉變的可能性,心態謹慎注意風險的時候才會思考趨勢轉變的可能性,

一般人心態樂觀時會遵循技術分析的原則:逢拉回就買進,原則本身沒有問題,問題是當下的情境是否適合維持樂觀心態,甚麼情況才會讓投資人注意到風險,而覺得應該改變心態?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會在股價相對高檔區追價的,也會在相對低檔殺低,因為這兩種行為背後是同樣的思維邏輯,思想沒有改變,行為也不會改變。

一般情況是因為股價漲勢明顯,新聞媒體財經雜誌一致看好,股價又強勢表現,原本想等回跌看有沒有較低價進場的機會,卻遲遲等不到較好的機會,覺得如果再不進場就錯過了獲利機會,只好在高檔區進場追價,

把上述現象過程反過來看,就變成下跌時原本想要趁反彈出場,卻等不到較好的機會,新聞開始有些負面消息,越跌越深,最後擔心虧損擴大,只好在低檔殺出,這兩段描述只是上漲與下跌的狀態不同,過程發展與邏輯是一樣的。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籌碼動向對於股價波動的評估具有重要意義,如果股票都握在大戶手裡,利空來襲也不一定會跌,如果股票已經流落散戶大眾手中,利多也不一定能刺激股價上漲,

這樣的概念不難了解,但實際卻無法知道究竟股票是不是已經流落散戶大眾手中,大戶握有多少股票才算是看好前景?

並沒有一種法則可以提供客觀的判斷,而且大戶的態度也可能隨情勢而改變,投資人以為大戶或法人買超是看好前景,實際卻可能是設下陷阱,正準備倒貨給進場追價的散戶,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週台股指數持續創高,不過絕大多數漲幅是由台積電與少數其他個股貢獻,有不少個股已經陷入休息或回跌走勢,

個股之間有很大的差異,指數看起來是繁榮的,還可以找尋機會?上週四、五兩天如果扣除台積電所貢獻的漲點,實際股市是下跌,

看櫃檯指數表現更清楚,週四先是帶量留長上影線的黑K,週五是帶量長黑,這兩天的現象對於行情恐是負面訊號,要小心後續的風險。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新公布的景氣燈號已經轉為綠燈,領先指標繼續上升,是朝著正面的方向發展,但是否代表就是投資股市的好時機?

這就不一定了,投資並非若A則B的簡單邏輯,對股市而言,景氣數據好轉的內容還會有許多不同的情況,如何因應這些不同情勢來調整投資與資金的配置,是影響投資成效的重要關鍵。

另一項重要的景氣數據,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仍低於50,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文提到在上漲時進場,必須有一個前提:趨勢要具有延續性才能獲利,

而實際短線波動無法預料,股價能否續漲是有猜測的成分,也可以說漲跌是有機率高低的差別,這代表著會有不同程度的風險,

在相對高檔區、多數人都已經知道利多消息之後進場的風險較高,而當市場氣氛熱絡時,投資人不一定會注意到這樣的風險。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股市上漲時進場,轉跌時退場,均線上揚或多頭排列時看多,均線下彎或空頭排列時看空,低買高賣,聽起來合理、符合直覺又簡單?

如果這麼簡單就沒有人會套牢虧損了。

決定股票能否獲利的關鍵是在未來而不是過去,未來企業獲利可以變好,未來股價可以上漲,所投資的股票才會增值而獲利,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聞上各種產業創新的樂觀前景,可能是真的,在產業角度確實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但是在股價波動角度就不一定了,

或是相反的情況,經濟與產業陷入困境,如果股價已在谷底也不一定會再大幅下跌,有時候股市會有利多不漲或利空不跌的現象,新聞裡的樂觀或悲觀氣氛,不一定能持續刺激股價。

前景光明樂觀怎麼會推不動股價?這得思考一個根本的問題:股價上漲的動力從何而來?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文從整體角度觀察指數價位與動能面臨的中長期風險,風險較高並不代表會立即下跌,或是風險降低也不代表可以立即上漲,

中長期還是和景氣與資金變化趨勢有關,有時候股價只是停在某一個價位區間來回震盪,等待景氣或資金情勢明朗才開始下一階段的行情,這時候投資人要等待市場出現明顯轉變訊號才動作?

技術分析角度通常是不摸底、不猜高點、不預設立場,等出現訊號完成才確認,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文提到以動能的強或弱及價格高或低來區別市場的情況,並非要推斷股市的漲跌波動,而是藉以理解市場的風險,

例如股價已經偏高,動能還充足,是有機會再漲,但價格較高也意味較可能有潛在的賣壓,不論是獲利了結或是長線投資人的調節,具有動能才撐得住賣壓,一旦動能消退就有回跌的可能,

且因為價格較高,萬一開始修正,可能有較大的回跌空間或需較長時間才能回復,時間與空間都具有一定程度的風險,但如果是股價較低,回跌空間的風險較小,只是需要時間調整,所以問題是如何評估價格高低與動能強弱及對應的風險?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股市熱絡會吸引許多散戶注意,覺得是進場的好時機,不過,整體股市的熱絡不一定代表多數股票都能受惠,需要辨識股市熱絡的內容才能判斷是否屬於投資的好時機,

有時候表面熱絡的股市,內容卻可能有較高的風險,指數表現固然是判斷投資機會與風險的指標之一,但如果是少數的股票上漲而撐起的漲勢,相對風險和多數股票可以上漲的情況並不相同,股市的內容也是重要的觀察角度。

投資的思維大概區分是價值與動能兩大類,價值投資主要目標是以合理的價格投資,等待股價反映企業價值或取得適當的股息報酬,價值投資需主觀判斷股價是否適合投資,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投資必須預測(猜測)未來再決定要如何配置資金,當市場出現明顯的漲勢,新聞媒體反覆報導前景看好,這只是一種猜測,未必只會變好而不會轉差,

例如在景氣衰退的年份,經常是年初的預估過於樂觀,後續再隨著情勢下修展望,

當市場覺得前景看好時,不能只是單純的接受這樣的觀點,而應要了解對於前景猜測的理由是甚麼。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過年假期的前半段時間美國股市大漲,在美國交易的台積電ADR也大漲,不過台股放假沒有交易,讓投資人對假期之後的台股有樂觀期待,

假期結束之前美國公布的通膨數據比市場略高,債市、股市都有大幅波動,年後開高陷入停滯,投資人的樂觀程度降溫,假設這期間股價漲上去又跌回原點,隔一段時間回來看會覺得市場沒有甚麼變化,實際市場情緒是經歷了興奮又失落,

如果在市場興奮時追價進場,當市場回到原點時就變成是套牢了,見到股市大漲是該高興?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股價表現和企業營運狀況有一定程度的關聯,營收獲利成長會讓股價有較好的表現,

但有個難題是,投資人不知道樂觀的預期何時會實現?不知道股價何時會反映?或是否已經過度反應?

台積電在2021年及2022年度營收成長率分別是18.5%、42.6%,期間毛利率持續上升,2022年各項財務數字達到高峰,但這兩年的股價表現都是年初大漲之後就開始陷入一整年的休息整理,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般人對股市前景的判斷,很容易受到股市大幅波動的影響,見到大漲就覺得前景樂觀,見到大跌則覺得悲觀,這是來自於情緒的判斷,

情緒好的時候,看什麼事情都是正面光明,情緒不好的時候看什麼都不順眼,股市大漲的時候讓多數人資產增值,心情好自然覺得前景樂觀,但如果排除情緒因素,投資人該如何判斷?

股市確實是景氣的領先指標,多數時候可以指引前景方向,但那是在基於市場相對理性的情況下,如果市場氣氛過於熱絡,情緒因素可能多過於理性判斷,股市所指引的方向就不一定有效,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農曆年前新聞的問題是要不要抱股過年,年後若見到上漲則是問要不要追價?

但這並非特定時間才有的問題,而是任何時間都有同樣的問題,實際應該要問是否需要投資?是否做好必要的風險評估?問題的另一個意思是有閒置資金嗎?資金可以閒置多久?對於投資標的是否有足夠認知?是否具有投資判斷能力?

如果持股時間夠長久,不必在乎短期波動,就不必把短期波動的風險納入考慮,如果已經安排好適當的現金與持股比例,市場波動也不會成為令人不安的因素,在任何時間,不只是過年前後,有閒置資金加上適當的應對風險,就適合投資。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風險角度判斷是否繼續持股,而不是猜漲跌來決定是否進場,

風險角度是評估股價高低或累積的漲跌幅度、景氣、資金、籌碼或技術分析之後的判斷,猜漲跌則是像賭博押注,猜對可以獲得大獎,猜錯則會造成資金損失,

投資是判斷風險而不是賭博猜漲跌,不只是面對農曆年假期,而是每一次決策都是如此。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正常邏輯的選股判斷是要找營收獲利成長的企業,但實際股價表現卻可能違背這樣的邏輯,有些衰退的企業股價表現亮眼,有些成長的企業股價卻停滯不前,

因為還有另一項影響股價的重要因素:投資人的預期與想像,或市場對於前景是否有集體共識,

如果大家都看好,也有些數據可供佐證,這樣的類股族群就可能出現集體上漲,即使其中有些企業受益程度較小,也會跟著主流類股的想像而大漲,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股市新聞的現象是在過年期間各財經媒體都有各種年度展望的專題報導,讓大家在假期間有功課可以研究,而形成的效果是讓散戶充滿期待的在年後進場大展身手,

如果假期間沒有意外事件,年後開盤開高的機率較高,但能否續漲是另外一回事,甚至可以說行情的發展和農曆年假期沒有關聯,

如果原本就有修正壓力,不會因為農曆年假期而略過修正走勢,所以考量的重點不在於假期間有沒有什麼變數,而是原本的財經環境及股市狀態是否有利於股市表現。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股市波動主因來自於預期的前景與實際情況不一致,覺得企業獲利會大幅成長,結果只有小幅成長就會導致股價修正,預期企業獲利嚴重衰退,結果只有輕微衰退則會讓股價上漲,

不是成長或衰退讓股價漲或跌,而是和預期情況的差距才使股價波動。

最新公布的景氣領先指標轉為上升,是否代表股市行情可以續漲而有更大的空間?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股市的漲勢過程享受股票增值的時候,人都會以為是自己做了正確的決策,以為是自己的方法與判斷能力超群,對自己的信心增加,實際只是剛好搭上趨勢而獲利,

實際投資能夠獲利的要件不只在於搭上趨勢,另一個更關鍵的因素是要能在趨勢轉變時退場,

而賣股票退場是一項更不容易的決定,因為這是信心滿滿的站在順風趨勢上卻要做逆風的決定。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理論的合理股價是依照企業預期的獲利、可提供的報酬所計算的價格,但其中有許多難以確定的變數,包括企業獲利會隨著外在景氣不同而有差異,

即使企業獲利與報酬可以確定,投資人所能接受的報酬率也可能改變,在利率較低的時候可以接受較高的本益比(較低的報酬率),或是對於前景樂觀時,願意接受較高的價格,

有太多影響股價的因素,使得合理股價在現實中會隨時改變,或是說理論的合理股價並不存在。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投資或投機股票概略有兩種評估方向,其中之一是以企業價值與營運績效為主,另一種是以市場動能為主,

前者是以基本面為評估依據,後者偏向於技術分析、資金層面的評估,兩種角度的評估可能出現不同的判斷,但未必是哪一種方法有錯誤,而是時間觀點不同,

但在新聞裡經常混淆各項不同的判斷因素,按股價表現見漲說漲、見跌說跌,這是在追逐股價,結果常會是追高殺低,使得新聞名嘴或雜誌封面經常成為反指標。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股市出現明顯的大漲或大跌時,究竟漲跌行情能否延續,關係著投資人是要立即追價(或賣出),或是可以暫時不理會波動,背後的主要關鍵是在於市場共識強度,

如果大家都很一致認為前景將會好轉,行情將會具有較好的延續能力,這時候追價的風險較低,或是相反的,大家一致對於前景感到悲觀,跌勢可能延續較久,見到下跌就應該立即退場,

如果對於前景的共識還有些分歧,股市的漲跌波動相對較可能是在區間來回震盪,這時候是可以暫時不理會這樣的波動,也要避免追高殺低,不過,問題是該從哪些現象來觀察市場對於前景的共識是否強烈?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積電帶動的股市大漲,對於指數而言是正面效益,因為台積電的前景預估具有重要指標意義,同時台積電也佔台股極高的權重,足以拉動指數表現,帶動部分與台積電供應鏈相關企業股價表現,使整體市場出現正面樂觀的氣氛,

但市場氣氛絕不是判斷投資風險的要素,甚至投資風險多半是藏在市場樂觀氣氛底下,大戶都是利用市場氣氛熱絡時賣股變現而順利退場。

一個利多消息可以維持多久、有多大幅度的刺激效果?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理因素是驅動股價的要件,但投資人不會知道市場心理趨向,無法知道其他人在想什麼,不知道大戶或外資會做什麼盤算,

而只能從客觀環境來推測,景氣、資金、股價等各種條件是否具有吸引力,能否對心理因素形成正面影響,

例如季節時序在年初有利於心理因素朝正面發展,景氣好轉可以使心理預期樂觀,企業獲利成長、資金充沛、報酬率升高(股價降低)、產業創新、市場需求升高......等都有利心理因素,越多有利的客觀因素,越有機會讓心理因素正向發展,繼而推升股市可以有上漲的空間,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所謂選舉揭曉後不確定因素消除、回歸基本面,是沒有意義的喊話,

股市從來沒有不確定因素消除的時候,股市永遠有不確定因素,沒有選舉也還有其他不確定因素,而本來景氣數據就不好看,本來就缺乏基本面哪有基本面可以回歸?

只有股價跌到市場恐慌,沒有人敢進場卻跌不下去的時候,才是企業真正的價值浮現,沒有市場各種心理預期及想像才叫回歸基本面。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股價能否有表現取決於投資人對前景的預期,但預期是從何而來?為什麼會對特定股票有正面預期?

有時候不同的企業營運成績差不多,但股價表現卻有很大的差異,或是營運績效不好的企業,股價卻漲得更多,對股價的預期是如何形成的?

選舉到最後幾天各方陣營都會有造勢活動,透過新聞畫面看起來每一場造勢活動都很有氣勢,從造勢活動中營造獲勝的預期心理,振奮支持者的情緒而出來投票或甚影響其他人,看能否多拉幾張選票來增加獲勝機會,政治選舉和股票炒作大概是相似的,都會先提出價值主張試圖說服群眾,接著藉由造勢來影響預期心理。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應該有許多投資人曾經有過一種經驗,就是進場買股票就它就跌,賣掉股票它卻起漲,因此推論應該要和自己的想法反著操作,和自己對作就可以獲利?

實際當然做不到,因為這樣必須讓頭腦裡分裂出兩個不同的想法,只是仍然無法判斷哪一個想法會做錯,哪一個想法會是對的。

現實是不論自己怎麼想,市場裡的主流想法都可能和自己的想法不一樣,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股市有選舉行情?選舉結果會影響股市?資金在股市對選情提前表態?政治是會影響經濟與股市,但不見得是直接影響股市的漲跌,

股市行情也不一定和選舉有關,但對於試圖炒作行情的大戶而言,什麼理由都可以拿來當題材,選舉只不過是其中一個被拿來營造市場熱度的題材,

資金關注的不是哪一方陣營勝選機率高或低,理性資金唯一關注的焦點是:能不能獲利?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股市的漲跌波動有許多不同的原因,且難以確知哪一項原因是主要因素,有時候是景氣前景的疑慮,有時候是資金因素,或是心理預期,或是沒有特定原因,只是獲利了結......多種因素共同造就股市波動,

常見的解讀方式,都是認為股價上漲就代表企業前景樂觀,股價下跌就認為前景有疑慮,這是一種可能性,卻不是完全合理,

如果股價波動原因並非來自於基本面因素,卻把股價上漲認為前景看好,就會造成誤解,對於企業營運狀況的錯誤解讀。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整體股市行情波動的內容因個別企業因為所處產業特性、營運穩定性差異,或是主力企圖、籌碼特質不同,讓個別股票的特性有許多差異,

這樣可以滿足市場各式各樣投資與投機需求,可以長期持有領取股息以追求穩定獲利,可以極短線當沖投機,可以波段持有或利用景氣循環過程的高低價差獲利,不同的目標需求,所適合的股票及風險特質不一樣。

在景氣出現明顯復甦期間,會有些企業營收獲利明顯成長,也會有些景氣循環產業進入成長期,這期間成長型股票的表現會比較好,吸引較多資金追逐,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