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財經訊息 & 邏輯 (50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發生了甚麼事?讓股市從上半月的急跌,轉變成相對穩定又在今天上漲?

一般最直覺的解釋,就是看今天有甚麼重大的財經訊息,直接把它連結到股市的表現,解釋成為影響股市波動的原因

今天美國FED升息1碼,這個理由造成台股上漲?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到年底各財經媒體一定會有一個專題:明年的財經趨勢預測或報導;經驗上越是斬釘截鐵地定論,可信程度就越低。

因為人類有著太多無法預期的瘋狂行為,加上各種不知道哪裡冒出來的情勢變化,未來是無法預測的

閱讀那些準確性有疑問的趨勢預測,目的不在於了解未來可能的狀況,而是要知道市場普遍的投資者、投機客在想甚麼?心理的期待是甚麼?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手機的市占率及股價的表現,看到一般消費者(相對於以前)比較不買宏達電的手機,股市資金相對不買宏達電股票,但Google卻願意買下宏達電的一部分?

付出的是價格,得到的是價值。

消費者不買HTC的手機,是因為還有許多其他的選擇,而且可能價值更高,股市資金不買宏達電股票,最簡單的理由是企業營運無法獲利,來自營運的現金流量持續為負數,自由現金流量量出規模持續擴大,這樣的投資會讓價值持續流失。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投資時維持神秘,維持隱晦,保留想像空間,傳聞比真正的事實還有利於操弄股價
 
法人的買賣超張數與金額,每天都要公布,完全攤在陽光下,大家都知道事就較少利益空間,參考的意義價值要花點心思才會看到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股的股息多半從七月中就開始陸續發放,每到七八月就可以看到新聞寫:股息活水再注入股市,可望再推升行情......

仔細想想,新聞寫的不是新聞,而是一種期待;沒有人能證實,股息會有多少比例回流
央行總裁在六月時曾經談到,台股外資所佔比例高,按照以往經驗,外資拿到的股息,有小部分會再投資,剩下的呢?活水在哪裡?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企業營運狀況有高低波動很正常,但股價在高檔區遇到企業營運的調整,可能是個問題
大立光的毛利率下滑,主要因有新產品出貨,良率不佳,加上匯率等變數
台積電的毛利率下滑,主因一○奈米開始量產出貨,一開始還未達經濟規模,但預估七到八季後就會回正常水準。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通常股價漲了自然就會冒出利多新聞,股價跌了就會有利空新聞,這是股市自然生態現象;背後有幾個因素,其中之一是因為媒體看到股價表現才找題材報導,所以新聞是隨著股價表現才出現,新聞的角色是報導已經發生的事,它不是研究機構,沒辦法做事前的判斷。

六月份的主要觀點是:站穩萬點,第三季進入旺季,行情更樂觀。進入七月份,股市表現相對處於拉回或休息狀態,新聞呈現的是台幣貶了,受美國科技股下跌影響,外資跑了,其實台幣在六月份就趨向於貶勢,美國科技股的修正也比台股早,先前還有台股不畏美股修正的新聞,但是要到股市轉弱之後,負面消息才會較受到關注。

雖然財經情勢隨時改變,但若以相對長期觀點來看,情勢的變化像海上波浪潮汐,有著上下來回概略性的規律,景氣有循環,產業有淡旺季,股市有冷熱節奏,當新聞報導旺季或景氣的熱絡繁華時,淡季或衰退也正在不遠處等待著。財經領域是相對枯燥嚴謹的議題,除了用數據來呈現之外,能被用來報導或說明的詞句其實不太多,例如: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期待的事情沒發生,有可能是原本的期待就不適當,是錯誤的期待,或是外在情勢已經轉變;應該重新評估情勢,重新決策
若還抱著原本的期待不願改變,重新建立期待,認為會再有新機會,是比較容易失望
類似的現象在股市,常見的是不願停損,抱著套牢股票,以致越套越深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央行談匯率,外資,股市與經濟
7月除息過後,根據過去歷史資料,一部分會匯出;這點應也是先前提到過去台股年度主要跌勢出現於第三季的原因之一

台股今年來到昨天漲了12%,其中,前10大股票貢獻漲幅6.7%,漲勢都集中在權值股在漲,這是一個很特殊的現象。推測ETF的盛行可能是一個重要原因,但自由經濟市場機制應有自我調整能力,過度的價格漲勢之後可能盛極而衰,或是差距過大而讓非權值股的投資價值增加,吸引資金轉向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投資人信心是牆頭草,風往哪邊吹就往哪邊倒
站穩變成保衛戰,一萬變萬一
萬一風向轉變,越早跑的存活率越高,只怕不知哪來的信心,投資人信心衝高,以為可以逆風的信心最可怕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股市炒的是對於未來的預期,現在不夠好沒關係,只要讓大家相信未來會變好
 
景氣指標轉差,燈號掉到黃藍燈,領先指標持續下滑,基本面轉差,股市還撐在萬點附近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昨天各家新聞巧合的全用上了"17年"的標題,有點好奇的回去查17年前的情況
2000年的4/12還在萬點之上,4/13跌破萬點之後就開始這17年的漫漫長路;今年的4/13之後只要上萬點就可以說是創17年新高

今年的5/11開始,台股指數已經多次盤中上萬點(也超過2015年的高點),收盤也站在萬點之上,5/11之後就有很多天的時間,新聞可以用17年新高的標題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N次上萬點,也就意味先前有(N-1)次站不穩萬點
其實所謂上萬點,也不過是在一百點左右的空間內波動,只是剛好這波動區間有一部分是在萬點之上,一部分是在萬點之下,來回波動當然就一下子上萬點,一下子又跌落萬點
甚麼時候改變這樣的來回波動才是觀察重點,是不是萬點一點都不重要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時候媒體上的用詞,如果稍微調整一下,會有不同想法但卻是相似的意義
例如先前文章提到:"先蹲後跳"是現況不如預期,但重新建立一個新的樂觀預期
今天看到"唯量是問",其實就是成交量低迷的意思,寫"低迷"似乎不太正面,換個方式寫比較沒有負面的感覺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時候覺得股市上漲就有利多,股價下跌自然會冒出利空,未必是利空才導致下跌,而是下跌之後,投資人或媒體才想像出某個利空來加以連結
其實那個利空可能原本就一直存在,只是投資人忽略它,等股價下跌才想起來
不是大家口中的利空才導致股市下跌,那股市為什麼會跌?單純漲夠就會跌,本來正常就會來回波動,正常就會有漲有跌,哪需甚麼利空?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股市常態是有漲有跌的來回波動,波動幅度很小的情況相對比較少見

市場是個交易場所,想賣東西的總覺得要賣高一點,想買東西的則總希望價格低一點,兩種立場截然相反的力量交互影響,使得價格來回波動調整
波動幅度很小,通常意味交易雙方的意願或期待都(暫時)降低了,或是在當下的價格讓有交易意願的(暫時)變少了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股價表現有實質的基本面基礎,也有心理預期的想像
萬一現實不如想像中的亮眼,只好再建立一個新的正面預期;這個現象在財經媒體已經被創造成專業術語:先蹲後跳
現實不如預期的部分,後續再慢慢考慮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指數盤中創新高再靠近萬點,但盤面現象不太支持創高或甚破萬表現
包括成交量比先前更萎縮,櫃檯指數繼續維持相對弱勢而開高走低,即使拉過萬點也只有表面熱絡,受惠的個股有限

蘋果財報未能刺激台股再表現,而是繼續顯示產業成長減緩的現象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些股票曾經很會漲,當然背後有其基本面的支持
可是當這些股票開始成為財經故事宣傳的主角,扮演具有啟示作用的故事主角之後,原本一路漲不停的股票,開始會被發現原來它們也會跌,而且可能比其他股票還會跌
財經故事寫的啟示都是正面的,但在隔一段時間之後的股價表現,卻常是負面啟示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遇假日媒體都會替投資人選股:x檔(基本面如毛利上升),(籌碼面如外資買),(技術面均線上升)...類似的標題

只需免費的軟體就可以設定條件,找出類似的標的,但單只是設定一兩個條件,對於個股的資訊仍是不夠的
通常新聞會填補一些故事或想像,讓投資的決策資訊看起來好像很豐富,其實未必如此

SmartMo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